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纪要[2018]4号

 

        会议听取了区水务局局长史建兵关于我区防汛防旱准备工作及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淳溪、固城、东坝、古柏、阳江、砖墙等镇(街道)11个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会议对上述议题进行了认真审议,提出了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汛期以来,区政府及水务部门高度重视全区防汛防旱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今年防汛防旱准备工作充分,水情调度科学,应急预案详实,防汛抗洪能力大幅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主要工作表现在:

        一是防汛防旱措施有力。及早开展汛前大检查,2月初开始,对各类水利工程、防洪排涝设施、遥测监测系统、在建涉水项目、预案修订及防汛物资储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排查上报各类险工险段9处。及时处置汛前险工隐患,针对汛前检查发现的险工隐患要求各地在汛前消险加固到位,对无法到位的,要求必须编制防汛应急抢险预案,备足防汛抢险物资,汛期安排专人值守。利用茅东闸、蛇山站、杨家湾闸等骨干工程实施水情调度,有效改善了石固河、官溪河、胥河等骨干河道用水安全。今年累计调水0.51亿方。加强防汛防旱应急能力建设,修改完善了区、镇防汛防旱防台工作预案,加强区镇(街道)防汛物资储备,组建各类抢险队伍154支共3251人, 15座小水库预警预报系统经维修正常运行,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运行正常。

        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16年汛期后,我区进一步加大水利项目投资,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启动实施了“两湖”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石固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水阳江胜利圩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等水利重点项目。水阳江高宣圩堤防加固工程已列入国家灾后重建计划。2016年汛后以来实施防汛消险项目117个,总投资达4.24亿元,消险堤防长172公里,区域防洪能力基本达到40-50年一遇标准。2018年实施水利重点项目共13个,总投资268479万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58799万元,目前已开工10个,已完成投资28667万元,各项目正序时推进,其中“两湖”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城西排涝站改造工程、黄泥闸泵站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95%以上。

        三是河道管理能力提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加大河湖治理和管护力度,把治水管水责任落到实处。完善组织架构,由区领导担任重要河湖区级河长,镇村负责人分别担任各河湖分段河长,构建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设立“河长制”办公室进行常态督查、年度考核。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春季、夏季河长大巡河专项行动,各级河长重点针对河湖堤防险工险段及防洪排涝工程运转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区纪委牵头,区委办、区政府办、区河长办参加成立联合督查组对河长巡河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区镇村三级河长巡河人次分别为:29人次、1012人次、4837人次,召开区镇级河长会议共909次。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高淳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意见》,编制完成全区“河长制”工作手册,制定“一河一策”行动方案。营造浓厚氛围,明确25个区级部门作为区级河长联系部门,在区电视台、今日高淳等媒体公示区级河长责任表,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开通“高淳河长”微信公众号。

        会议指出,2016年,我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汛情,多处河湖堤防、水库、涵闸等出现险情,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我区水利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消险加固措施,但仍有一些薄弱环节、不足之处。从雨情水情看,迫切需要加强应对和防范。今年以来,我区降雨偏多,从元月至今,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极端气候比较多,后期雨情水情变化难以预料。周边地区的防洪标准普遍得到提高,我区新建的水利消险工程还没有经过洪水考验,能否抵御40-50年一遇的洪灾,还需进一步验证。从我区自身情况看,迫切需要增强防汛大局意识。汛期在即,我们这次检查中还发现有少数泵站、圩堤土方工程由于开工晚、进度相对滞后。城市内涝、低洼地段排水不畅,隐患较大,山河消险还有待加强重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紧缺还没有根本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建管及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防汛防旱的预案还需进一步细化。从发展全局看,迫切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需要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密切配合,统筹开展好河道疏浚改造、地下排水管网建设、管网雨污分流,水环境整治等工作。

        会议要求,防汛防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统筹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建设管理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度汛,推动我区水利事业发展上新台阶。

        一要准确把握防汛防旱形势变化。树立大局观念。当前,全区上下正致力于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方面任务繁重,防汛抗灾工作决不能有任何闪失。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从早、从严、从实强化防汛防旱各项措施,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突出问题导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但是部分一线圩堤标准不高、部分城镇区域排涝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要正确面对、有效应对、补齐补强防汛防旱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筑牢防洪保安基础。强化底线思维。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极端天气明显增多。根据气象预测分析,今年我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成左右,且多短时强降水,加之皖南山区来水的不确定性,总体上不容乐观。全区上下要切实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强化底线思维,切实做好防汛防旱工作。

        二要全面落实防汛防旱工作措施。当前,高淳即将进入主汛期,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备汛措施,坚决打赢防汛防旱这场硬仗。抓紧落实消险措施。针对“两湖一江”、胥河、漆桥河等沿线堤岸冲刷、堤脚渗水、水下空基等险工隐患,要抓紧时间进行再排查、再落实;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项目,要落实好施工导流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保证度汛安全;对受客观条件限制,除险加固一时难以到位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保证万无一失。强化水库塘坝管理。对于我区东部地区的水库、塘坝,要强化管理责任,完善管护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在汛期要低水位运行。要做好相关山河清障,确保行洪通畅,防止引发地质灾害。抓好城区防洪排涝。加快老城区、开发区易淹易涝地点整治,落实在建项目、拆迁区域防护措施,大力推进防洪排涝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抓好预警发布、交通管制等应急处置,维护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加强台风防御。每年夏天是台风多发季节,要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合理控制河湖水位,及时落实应急预案和避险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尽力减轻灾害损失。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要强化雨情、水情预测预报,及时增储补足防汛物料,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开展防汛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健全防汛防旱指挥体系,坚持防汛与防旱两手抓,严防出现旱涝急转。

        三要着力强化防汛防旱组织协调。严格落实责任。区政府要与各街镇和相关部门签订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好落实。近年来,由于干部调动,部分镇街、部门(单位)新任负责同志没有经历过大洪大涝的考验,应急抗灾能力亟待培训提高。要认真抓好各级负责同志防汛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组织领导防汛防旱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密切协调配合。各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完善防指统一指挥、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发挥防灾减灾最大效益。区防指要发挥牵头作用,搞好综合协调、指挥调度,加强对防汛防旱工作的督促指导。水务、气象、发改、商务、民政、卫计、公安等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积极调度运作,保障防汛防旱工作高效推进。新闻媒体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严肃工作纪律。各镇街部门要坚决服从区防指的统一指挥调度,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汛期各级防办以及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坚持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各类信息指令及时传递落实。要加强对防汛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对履职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四要对标推动水务工作创新发展。区水务局要紧紧围绕对标江宁、金坛等标杆定位,强化系统思维,增强争先意识,力补工作短板,奋力开创水务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淳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以推进“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健全“河长制”责任体系,加大督办考核,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河长制”工作成效。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进程,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制,积极主动承接国家和省、市改革任务,推动相关工作出经验、增亮点。以强化薄弱环节为重点,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要精心组织实施两湖堤防防洪能力提升,高宣圩、永丰圩、胜利圩堤防除险加固,大丰河水系连通等水利补短板工程,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城乡防洪保安能力。紧密结合国家、省、市水利投资政策,积极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储备,力争早日落地实施。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推进农田水利保障工程建设,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合理调度确保螃蟹养殖用水。加大城乡供水设施改造,序时推动雨污分流建设。重视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