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旅游为核心,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砖墙镇人大

(2022年8月)

 

砖墙是典型农业主导型乡镇,独特的水乡资源禀赋,多年来形成了以螃蟹为主导水产养殖业的特色支柱产业。如何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使其成为水乡圩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能,成为我调研思考的课题。党的“十四五”规划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提出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路径。为此,砖墙镇人大围绕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农旅融合为抓手,以全域全季为着力点,努力实现砖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开展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砖墙镇农旅融合发展基础

        我镇主要拥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基础、规划建设“四块基础”

        自然资源上,砖墙地处苏皖交界处,紧邻固城湖和水阳江,镇域内沟汊纵横,18.7公里主要河道畅联畅通,水资源丰富,拥有水域面积约1.5万亩,是典型的水乡圩区。

        人文资源上,砖墙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域内三国文化、圩田文化、宗祠文化、红色文化等随处可寻,拥有始筑于春秋的江苏最古老的圩围工程——相国圩,也因周瑜后裔聚居周城而得名“砖墙”,也是历史传统的苏皖文化贸易交流中心,苏皖文化的交汇构筑了圩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标志。

        产业基础上,砖墙是高淳区水产养殖行业的领航者,也是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核心区,全镇养殖面积5.3万亩,养殖从业人员4900余人,建成2.1万亩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永胜圩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充足的产业工人资源。

        规划建设上,提档升级双砖线、秦凤线、永仙路等农村道路58.76公里,基本实现镇内主要干线联网闭环,乡级道路与永成路、永丰路等主要道路联动,农业园区和村级道路与乡级道路联动的大交通网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8%。

        二、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砖墙地处水乡圩区,受农业主导乡镇和圩区地形影响,全镇建设用地占比仅为9.14%,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老旧房屋征迁及安置难,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相国圩等老圩区农田、排灌、产业路等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较高,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制约农旅产业化发展。

        2、主导产品发展水平不够。以螃蟹为主导的水产养殖业作为砖墙农业主导产业,但规模化养殖较少,先进设备和技术应用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养殖技术标准,大部分停留在水产品自产自销初级阶段,缺少深加工企业和产品,水产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存在为“阳澄湖”等知名品牌贴牌养殖等现象,农旅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不足,主要还是品蟹为主,创造的旅游带动价值有限。

        3、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产业主体间合作不够、融合不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农旅融合度不深,文化研究不够系统,宣传与开发停留在表面,没有挖掘展现其核心价值,缺少成熟的农业旅游开发项目。

        三、成熟地区发展借鉴

        启示一:农旅融合发展必须挖掘特色文化元素。浙江景宁突出“畲族”元素,对原有的古街、古廊桥等遗迹进行修复和完善,同时开设畲绣、畲兰等系列特色展馆,每年举办畲族渡亲节,并将长桌宴、泼水节等活动常态化,让游客在感受畲族浓郁风情的同时,能放慢脚步,把玩畲族工艺、品尝畲家香茶,让游客流恋忘返。

        启示二:农旅融合发展必须依托优势产业支撑。浙江安吉以依托集安吉白茶生产、茶科技研发、茶技术推广、茶品牌展示、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文旅产业,产业链不断壮大,三产紧密融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农旅新模式。

        启示三:农旅融合发展必须吸纳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引进品牌企业、专业化团队和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投资主要来源于社会工商资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镇集体和专业合作社、农民自筹、政府扶持专项投资等多种途径。上海奉贤青村镇导入盛石资本设立乡村振兴股权投资基金,引入盒马生鲜、有赞电商等商业平台,打造“东方桃源”农商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

        启示四:农旅融合发展必须政府统筹规划。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把全县当做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每个村当做一个景点来设计,打造了“美景深溪”“石岭人家”“农耕西亩”“湿地剑山”“高家天堂”“横溪清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四、下步发展建议

        一是围绕园区核心打造一个农旅融合示范引擎。重点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以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为发展方向,依托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以永胜圩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按生态养殖、三新示范、良种繁育、现代渔业科技展示和观光休闲等5个功能区布局划分,完善园区产业道路、观光走廊、品蟹中心等基础配套,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水产养殖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养殖技术展示和智慧水产管理服务调控场景,注重蟹文化及衍生产品拓展,延伸发展研发孵化、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观光休闲旅游等业态,配套开发订单农业、共享农业新模式,形成集养殖、餐饮、休闲、研学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园区,发挥融合示范效益。

        二是聚焦水乡特色打响全域美丽圩区生态品牌。立足砖墙特色产业、生态、文化,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抓好国土空间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谋篇布局“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公路+旅游园区”的全域大美格局。以镇域水系全循环为目标,用三年时间完成横溪河等主干河道水系贯通和保胜圩、相国圩等剩余170公里河道沟汊清淤整治,实现河畅、水清、岸绿目标。以自然村以及圩堤、道路两侧生态廊道为单元,着力打造村庄圩田防护体系、滨水游憩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等多元化绿色体系。以美丽乡村、重点整治提升村为突破,以“四清四拆四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员发动集中攻坚拆违拆破、水系清理,整治乱堆乱放、背街小巷,分步提升打造茅隅湾、滨江、相北三大示范带。力争“十四五”完成市级美丽乡村、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提升、水系清淤轮浚、水产看管房整治镇域全覆盖,全力打造一幅活水绕村的梦里水乡画卷。

        三是突出圩田文化串联一条全域旅游精品路线。围绕做活“水文章”,依托毗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慢城、固城湖的区域优势,以市区重点支持西部圩区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招引市场主体重点打造樟树脚湖畔圩田民宿村,整合滨湖生态资源、圩田文化资源,盘活闲置民房、公共公益设施用房及闲置宅基地开发改建成民宿群,建设集“文化感知、水上观光、民俗展演、亲子研学、农事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水乡农旅综合体。同时,挖掘整理镇域三国文化、古水利文化、圩田文化、红色文化等优质资源,兴建古水利设施展示馆,改造提升周城周氏宗祠和孝子坊、水碧桥新四军六团旧址、仙圩美食一条街、永胜圩品蟹中心和螃蟹博物馆、茅隅湾景区及樟树脚湖畔圩田民宿村,打造一条水乡全域旅游精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