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议事亭 议出幸福来
——高淳区人大代表赵晓红
2024年8月13日
能纳凉能拉话,能议事能下棋。遇到困难事、忧心事、烦心事,还可以在这里协商解决。近日,在高淳区淳溪街道栗园社区把小区里闲置的架空层打造成了“居民议事亭”,让“家门口”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成了城市花园小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8月13日上午,室外暑气逼人,但在淳溪街道栗园社区城市花园小区的“居民议事亭”里,微风习习、颇为凉爽。只见一群人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这是“居民议事亭”又“上线”了!
“今天,又有一位居民向我们反映房顶漏水的问题。所以请大家再次前来,也是为我们出谋划策,来共同解决这个屋顶漏水的问题。区人大代表、栗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晓红说。
议事亭现场,来自社区民警、城管、物业、网格员、居民代表等组成了议事亭的协商小组,他们现场“坐镇”,接待不时前来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居民。
“今年梅雨季下了很多天雨,阁楼渗水厉害,水嘀嗒滴往下来,现在天已晴多日,但是上面还是有很多霉点。”居民赵英英说道。
“书记,我补充一下,上次我陪她去房产局,查了一下维修基金,她家维修基金已经没有了。”网络员高春花在一旁说道。
据悉,居民赵英英所在的老旧小区,不仅没有物业,而且维修基金已经用完。听到居民的诉求后,协商小组里的“智囊团”立即展开“头脑风暴”。
“我们那边也是漏水。我们那边有几户人家,然后我们就自己挤了点资金。自己弄了一下,现在好了。”居民葛四美说。
“我家也是住在顶楼,我们也是自己拿的钱,自己维修的。居民陈新枝说。
经过各方群策群力,很快,一个又一个方案出炉了。
淳溪街道栗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赵晓红表示,楼顶漏水也是我们社区常见的问题,像这种没有房屋维修基金使用的情况之下,我们各位居民也是自己筹资进行维修,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那今天这位居民反映的情况,我们马上到现场去看一下。
随即,社区网格长和网格员跟随赵英英前去现场,再次查看、跟进。
“我们家楼顶房屋渗水的问题,今天在居民议事亭里进行了反映。社区人大代表、书记、居民出谋划策了。像我们这个房屋的事比较特殊,又没有物业,所以听了大家的意见,接下来我们和左邻右舍商量了,尽量把这个事情解决好。”居民赵英英在现场说道。
在这座“议事亭”中,小到邻里纠纷、志愿服务,大到垃圾分类、移风易俗、居民公约,各种关乎居民群众生活的身边事,都在协商范围。议事亭自今年6月份建立以来,已有不少“家长里短”在此得到圆满解决。
“楼上空调漏水,严重滴到了我家阳台上面,衣服,花草全部被打湿,我跟楼上协商之后,完全没有办法沟通,然后我就投诉到了居民议事亭,我们居委向楼上住户协商之后,检测发现了是管道问题,现在由楼上换了管道以后,问题已经解决了。”淳溪街道栗园社区居民 陈瑛瑛说。
“我们城市花园小区的架空层整改后成为了居民议事亭。居民议事亭的空间虽小,但在议事亭里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尽情地说,每个人都可以说说心里的想法。”淳溪街道栗园社区第十网格网格长 程洁说。
据了解,栗园社区人口有9000多人,约七成是老龄人口,他们既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智囊团”,也是需要悉心服务的群体。栗园社区通过打造“居民议事亭”,实现让“家门口”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同时,社区还通过“居民议事亭”“人大代表工作站,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栗园邻距离·邻帮邻”志愿团队,让“居民议事亭”成为社区与居民、人大代表与居民沟通的“议事桥”,引导居民在基层治理中争做“主人翁”,促进完善“一支部、一网格、一阵地”工作模式,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推动居民从“干好分内事”到“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高淳区人大代表、淳溪街道栗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赵晓红表示,下一步,社区党总支、人大代表工作站,始终将坚持“以居民自治促进社区共治,以社区共治反哺居民自治”为理念,围绕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发力,深入挖掘社区能人贤人达人,扩大栗园社区议事亭的影响力,牢牢拉近居民的距离,让社区居民群众在参与中全面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议百姓之事,聚百姓之智。在小小的“居民议事亭”里,居民们可以面对面说烦心事、解不悦事。而且,“议事亭”的存在,让服务群众的阵地从党群服务中心延伸至居民楼下,服务群众的距离缩短了,工作效能提升了,群众感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和暖心,群众与社区的心也更贴近了。
撰稿:邢光理
校对:赵杏保
审核:祁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