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纪要
第[2024]6号
时 间:2024年9月24日
地 点: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二楼会议室
出席人员:宋卫星 张朝霞 王三伢 朱利国 胡长明
列席人员:沈营江 谷小年 孔德军 史寿新 邢晓军
赵杏保 缪 飞 芮 敏 马爱珍 许海燕
陈建荣 孔有志 魏来富 谢 芬 马 文
陶玲玲 王 磊
会议内容:听取和审议我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主 持 人:宋卫星
记 录:王宇静
会议组织实地察看了官溪河大桥、小花作业区码头专用道路、环湖线、区公路路网中心情况。会议听取了区交通运输局关于我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以及区发改委、财政局、规划资源分局、城建局、数据局的补充汇报,对上述议题进行了认真审议,提出了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宏观政策趋紧、土地资源紧张、项目融资困难的大环境下,聚焦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协调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航道码头等重点项目,建成环湖线(花山大桥及接线)、北岭路西延等一批重点工程,近三年累计完成综合交通项目投资约43.17亿元,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四级以上航道里程等指标已提前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值。
会议指出,我区交通运输体系仍有薄弱环节,高速铁路短板依旧存在,宁宣铁路等重点项目尚未正式开工建设,一些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也相对滞后,综合交通网络还有待完善。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顺利完成“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各项任务,努力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淳现代化建设。
一要强化前瞻思维,以更高站位优化交通规划布局。要聚焦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先行,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推动交通规划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发展战略,融入南京南部高品质新城区、长三角重要节点区等建设布局,加快推进常芜铁路、宁黄高速等规划研究,在更高层面、更多维度、更深程度上参与区域协同发展。要紧扣民生需求,适应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新形势新变化,围绕出行方式的多样化、生活节奏的快速化、生活体验的智能化来谋划交通项目,进一步增加骨干公路密度,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设置,积极推动智慧公交运用。要推进“多规融合”,牢固树立全区规划“一盘棋”思想,既要做好与国土、生态、水利、旅游、城乡建设等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又要统筹好不同交通体系、各种交通设施之间的无缝衔接,超前谋划铁路站口、港口码头、公路货运场等规划布局,促进铁路、轻轨、公路等运输服务的功能衔接、优势互补。
二要强化创新思维,以更大力度推进交通项目建设。要统筹好项目建、管、用,努力构建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要打通“外循环”,大力推进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缩短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全力配合上级交通部门做好宁宣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以及宁广高速(宁杭二通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抓好省道269高淳水碧桥至安徽水阳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加快形成更多连接苏南、辐射皖南的快速通道。要畅通“内循环”,聚焦聚力“城与乡”“乡与乡”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平衡等问题,全力推动城乡交通网络提档升级,加快推进235国道高淳古柏至淳溪段、269省道固城湖大桥至永成路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区内主干道路的整体骨架。要疏通“微循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公交换乘枢纽、首末站等设施建设,特别要结合西部圩区发展,进一步完善西部圩区农村公路网络,提高公共汽(电)车运营效率。同时,要聚焦早晚出行高峰、主干道交汇、医院学校商场周边拥堵难题,加快构建快速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
三要强化系统思维,以更实作为汇聚交通发展合力。要统筹协作、高效协同,交通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项目调度、组织协调和规划对接;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主动作为,全面推进用地、征迁、建设等各项工作,统筹做好资金、要素等服务保障,全力推进交通项目顺利实施。要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善于用创新的办法、科学的手段、务实的作风,一个一个去攻坚,一点一点去突破,尽快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解决难点。要干净干事、守好底线,统筹做好发展与安全,守好廉洁底线、安全底线,确保项目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