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人大:多措并举护航营商环境“加速跑”

2025年8月7日

 

        近年来,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努力扛牢服务大局的职责担当,聚焦企业感受,突出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监督护航,提升服务“感知力”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监督工作重点,结合高淳发展需求确定每年监督议题,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举措更加可感可知。

        2023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会上,市、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高淳实际,提出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中企业发展最关注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参加应询的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单位、板块负责同志作了认真、精细、坦诚的回答。通过一场直面问题痛点、督促查漏补缺的专题询问,推动区政府更加明确了进一步构建更优服务平台、落实更优服务措施的工作举措。

        2024年9月,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跟踪监督重点项目推进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特别是针对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生效后,全区产业政策、营商服务等支撑体系如何破题攻坚、创新完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聚焦优化服务、载体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得到了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助推了全区招商质量与营商环境的同步提升。

        2025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组织实施情况的报告,对区政府印发了审议意见书,督促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深化“一家企业一次查”工作机制,通过统筹协调各行政执法单位,统一对同一市场主体开展集中式行政检查,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利用高淳区行政执法统一公示平台、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平台等数字信息平台,通过规范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愁。

平台赋能,凝聚代表“向心力”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经济运行观察站(点)监测经济运行“前沿哨兵”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持续赋能一流营商环境打造。

        2024年10月,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机制,设立了涵盖一、二、三产业的“1+15”个经济运行观察站(点)。自设立以来,各经济运行观察站(点)利用熟悉本行业实际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的优势,聚焦营商环境打造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平台功效。

        南京红复玻璃钢有限公司观察点观察员、区人大代表蒋卫星深耕制造业多年,通过走访上下游企业、分析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扶持措施落实力度不足、服务手段有待优化、部门间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在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建议”,建议区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地,加强惠企政策直达工作规范管理等,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2025年5月,这条建议被列入了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全程跟踪督办的10件重点建议中。

        南京大可有物新零售科技有限公司观察点观察员、阳江镇人大代表芮萍从事电商销售不久,就把固城湖螃蟹等高淳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卖的有声有色。一头连着养殖螃蟹的蟹农,一头熟谙制造“爆款商品”的“秘籍”,串起了产业链的芮萍深知行业发展的痛点。她建议,要把螃蟹养殖传承这件事办好,做好老蟹农“靠天吃饭”的经验与新农人引领螃蟹养殖技术革新的衔接;物流费用在螃蟹网销成本中占比太高,希望政府搭桥牵线,促成电商联合与快递行业开展谈判沟通,把螃蟹快递费“打下来”……通过人大“搭台唱戏”,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让企业自己参与评价营商环境,这些来自一线声音都通过经济运行观察站(点)的收集、梳理和汇总,及时反馈给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转化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在举措。

“双联”助力,增强政企“亲和力”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履职机制,推进代表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体验员”和“宣传员”,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在联系企业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当表率、做示范,架好政企“连心桥”。

        海太欧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永珍除了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还有一个非常自豪的身份——高淳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作为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叶永珍一直对营商环境保持着超高的敏感度,除了经常与自己的员工谈心交流、嘘寒问暖,还访遍了周边的企业,询问企业和员工们对营商环境的真实需求。特别是面对外地来淳务工的“新高淳人”群体,叶永珍总能站到对方的角度,细腻的发现他们的所感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叶永珍发现,不少居住在高淳经济开发区的年轻“新高淳人”们反映了同一个问题,企业聚集的开发区到生活便利的高淳主城区之间缺少直达的公共交通专线,每到周末大家总是抱怨,去一趟高淳主城区或者南京主城区换乘太多,既麻烦又费时间,大大影响了生活的舒适度。于是叶永珍琢磨着,是不是建议相关部门在周末设置一条公共交通专线,解决这个问题。

        2025年5月21日,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宋卫星一如往常安排了定期走访挂钩联系人大代表的工作日程。叶永珍是宋卫星主任挂钩联系的人大代表,在宋主任走访时,她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宋主任认为该建议真实反映了企业和群众诉求,当即现场办公,要求区有关部门充分调研,研究设置相关公交专线的可行性,并尽快推进落实。针对这一条有助于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提质的好建议,区人大办当即对接区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所属区建发集团,协调推进落实举措;区交通运输局迅速与叶永珍代表联系,制定实地调研方案,论证开设专线的可行性。目前,区有关部门、板块秉持“办事能快则快、服务能优则优”的理念,这条“提速”营商环境优化的公交专线目前已进入线路踏勘阶段,有望近期“上线”。

        “一地办一次办”“五证齐发”“产学研协+人才”“一家企业一次查”……一项项个性化、务实性的措施正成为高淳“至高·至淳”营商环境的鲜活写照。下一步,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做好“闭环式”监督、“面对面”交流、“零距离”问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高效交办涉企诉求,着力提升助企质效,为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贡献人大力量。

 

撰稿、校对:吕  同

二审、校对:石惠雯

三审、校对:姜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