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脉 依水兴业
人大代表奏响圩乡振兴“五重奏”
——高淳区阳江镇人大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2025年4月3日
高淳区阳江镇是典型的圩区水乡,境内水网密布、沟汊纵横,百姓倚水而居,产业倚水而兴。近年来,阳江镇人大立足实际,充分发挥125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作用,统筹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五水共治”工程,奏响圩乡振兴华彩乐章。
阳江镇部分水面俯瞰图
保护水生态 添绿为民增进民生福祉
“作为夹埂村大坝沟的河长,我将尽心尽力守护好家乡的一河碧水。”这是襟湖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斌当选镇人大代表时的庄重承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陈斌看来,人大代表和河长,虽是两个不同的身份,但都追寻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为百姓办实事、为群众谋福祉。大坝沟边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一旦发现问题总能及时反馈处理。巡河同时,他也常向村民科普河流水域保护知识,营造爱河护水的浓厚氛围。
“以前河边常有垃圾漂浮,现在环境好多了,我们住在河边也舒心!”依湖而居的村民这样感慨。结合水环境治理、“十年禁渔”等工作,阳江镇人大代表主动认领护河任务,投身治水一线,全镇共31名镇人大代表、7名区人大代表担任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水”行动,推动全镇河湖环境显著提升。2024年,阳江镇高标准建设了幸福河湖16条、生态河道42条,巡河效能在高淳区排名前列。
改善水环境 建设河畅水清绿美圩乡
阳江镇人大将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和监督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西莲孔家拐生态河道建设项目在镇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被票决为2024年度镇民生实事项目。针对该河段存在河道淤积、岸坡坍塌等问题,计划疏浚河道6.3公里,新建护岸8千米、涵管1座、浣洗台5座。项目完工后,河道排涝标准将大幅提高,惠及村民1.2万人、耕地1.9万亩。
今年,镇人大代表赵文祥从保城村选区里收集到“保城村东圩区域清淤”的呼声。在认真整理村民的意见想法后,他联合另外两名人大代表,郑重地在镇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递交了代表建议。“水质差、水位浅、水系联通不畅等问题,直接影响我村农渔正常生产,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帮助清淤。”
守卫水安全 践行“民呼我应”神圣诺言
2024年夏季汛期,受长江水位和上游来水影响,水阳江高淳段维持高水位运行20多天。面对险情,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主动请缨,参与巡查值班、隐患排查等工作。区人大代表丁告化作为高宣圩局主任,自汛期以来,更是每天吃住在堤上,几乎每晚都睡不了一个整觉,以确保责任圩段不出差池。
奋战一线的干群牵动着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心,区人大代表徐耿彬送上西瓜、哈密瓜、荔枝等保障物资。“作为区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公益事业,希望为支持防汛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徐耿彬说。
7月5日,区人大代表徐耿彬(右三)赴阳江镇捐赠防汛物资
用活水资源 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
田成方,路成网,水成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造就了阳江镇“中国螃蟹之乡”的翘楚地位。近年来,阳江镇大力实施永胜圩生态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项目,对近4000亩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尾水净化系统等改造升级。项目验收后,农业条线的区人大代表邢丽又在紧锣密鼓推进河蟹生态养殖及数字化基地建设项目。“一旦水质变坏,手机会自动提示换水、增氧,再也不怕出现‘翻塘’现象了。数字化技术不仅能监测水质,还能增加大家收入。”邢丽挨家挨户讲解并发放宣传单页。
9月3日,区人大代表邢丽向农户宣传并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张明龙,始终与广大养殖户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先后成立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和合作社,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2024年,由张明龙牵头建设的固城湖螃蟹数字化分拣中心投入使用。中心提供“一键代发”、电商直播等服务,吸引了5家经销商入驻,帮助蟹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收益。
6月28日,市人大代表张明龙为养殖户开展数字化养殖和溯源技术授课
阳江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生态管护试点发包工作,为高淳区探索水面管护新模式提供新思路。镇人大代表丁连宝去年就负责丹湖村试点发包工作。“两年来,我村共试点发包水面1045亩。我们经常实地查看发包水面管护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督促承包人整改,我们还会对接镇有关部门,对试点发包水体定期检测,更好地让试点发包要求落地见效。”
镇人大代表杨玉全是全镇第一个种水草的人。2022年,他购入密刺苦草籽并试点种植面积31亩,依托阳江镇小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广栽培技术,打造了小花村水草种植基地。目前,水草种植面积已达100亩,亩均效益超3000元。在杨玉全的带动下,狮树、西莲等6个村纷纷组织经济效益较差的螃蟹养殖户转型水草种植,累计面积达300亩。
传承水文化 激活乡村振兴澎湃动能
阳江镇持续深化水文化建设,将圩乡特色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水利精品工程。
“丹湖秋月”是阳江镇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源自“高淳古八景”文化内涵。镇人大代表孙小军是品牌管理运营公司负责人,始终致力于产销对接,全方位宣传推介西莲虾稻米、潦田麦芽糖、丹湖木榨油等特色农产品。孙小军认为,运营好“丹湖秋月”品牌,既是对高淳水文化的传承,也是推动产业振兴、带领群众致富题中应有之义。
“当遭遇涝灾或干旱,永定陡门便发挥其关键作用,长久以来默默守护着南荡圩内3万多亩农田。”镇人大代表张健作为村文物管理工作者,每当讲到家乡永定陡门,总是充满自豪。2018年,张健带领村民对永定陡门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使“老”陡门焕发“新”生机。“它守护了家乡的百年宁静,我们也要扛起守护它的责任,让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目前,张健正在积极推进永定陡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他希望通过提升永定陡门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全镇文物保护水平。
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守卫水安全、用好水资源、传承水文化……阳江人大代表始终在路上。迈上新征程,阳江镇人大将紧扣水乡特色,进一步提高代表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表率、桥梁纽带和监督促进作用,描绘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撰稿:田娟娟
校对:吕新海
审核:石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