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纪要
〔2025〕4号
南京市高淳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6月24日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举行。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宋卫星、王三伢、朱利国、胡长明、潘照华以及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区政府副区长孔和云,区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区监察委员会负责同志,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各街镇人大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我区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情况、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施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区政府副区长孔和云履职情况报告;听取了5名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表决通过了个别市人大代表辞职的决定;补选张政同志为南京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报南京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议案,举行了颁发任命书仪式、向宪法宣誓仪式。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坚决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了养老服务逐步向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延伸。会议要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创新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要优化养老服务布局,因地制宜配置养老服务设施,深化医养融合,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要提升养老服务质效,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圈,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加快构建“标准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要筑牢养老机构安全防线,完善责任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督促养老服务机构强化业务学习、安全培训,筑牢养老服务“防护网”。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兴区、产业强区发展战略,下大力抓人才引进、促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人才引流困难、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困难和不足。会议要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发力,加快构建“点、链、面、体”协同联动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要完善组织推进体系,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要强化产学研融通,探索协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新模式,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淳转化落地;要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丰富医疗器械“一站一室八中心”、水产特色产业“一中心三院”、科创中心等载体功能,让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宋卫星在会议结束时强调,全区人大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助力“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作为重要指向,担责担当、积极作为,在推进高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人大贡献。要提高政治站位,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更加坚定自觉,牢记嘱托之重、扛牢发展之责、大兴实干之风,确保人大工作与区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坚持依法履职,在聚焦突破“四个着力点”上更加主动作为,紧扣“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重大要求,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依法开展精准监督,有力有效推动全会各项部署落地落实;要强化党建引领,在聚力打造“四个机关”上更加扎实有力,严守政治纪律规矩,推动镇街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扎实推进学习教育,以优良作风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出席:
宋卫星 王三伢 朱利国 胡长明 潘照华
王翠香 邓春燕 孔海俊 孔德军 史月生
冯建荣 邢益军 刘建水 刘春伢 芮益民
杨志萍 杨春华 杨香玉 吴 蕾 谷小年
谷昌军 汪小雷 张玉红 张生头 周训龙
赵不忮 赵玉芳 赵杏保 黄全荣 缪 飞
戴长年 魏桂财
列席:
孔和云 张红头 徐 进 黄贤杰 江 璐
唐爱梅 顾志强 诸立新 韩文华 邢晓军
马启顺 曹 华 徐红兵 吕新海 赵启福
孙秀辉 赵红军 姜丽华 魏来富 鄢恩德
谷 萍 张 鹏
马 文 刘锦芳 张明龙 张珍珍 鲁永春
部分区人大代表
主持:宋卫星
记录:袁 航
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整理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