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纪要
第[2025]2号
时 间:2025年5月16日
地 点:水务局防汛楼三楼会议室
出席人员:
宋卫星 王三伢 朱利国 胡长明
列席人员:
张朝霞 陈时祥 邢青松 谷小年 邢益军
魏桂财 石光明 唐爱梅 周 伟 马爱珍
田 密 芮鑫明 魏来富 孔明华 马 文
陈福明
会议内容:听取和审议我区防汛抗旱准备工作情况
主 持 人:宋卫星
记 录:王宇静
会议组织实地察看了龙墩河水库、淳东灌区北站和胥河右岸浮山圩、义保圩堤防消险工程等情况。会议听取了区水务局关于我区防汛抗旱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对上述议题进行了认真审议,提出了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超前谋划、提前备战,及时印发了《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修编完善了防汛等5大类21个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3轮拉网式汛前检查、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2个,组建了防汛抢险队,补齐了相关防汛物资,有序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面对今年以来降雨量只有132.6毫米、为195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的抗旱形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全力翻水补水抗旱,全区累计补水2.2亿方,有力保障了全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极限思维、底线思维,拧紧“防、减、救”的责任链条,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切实提高水旱灾害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在全区营造防汛抗旱工作氛围,奋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要认清形势,全力迎接防汛抗旱考验。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务必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安全保障。充分认识极端天气频发的严峻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要高度警惕、居安思危,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权,打有准备之仗。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艰巨性。从历年防汛暴露的问题和前一阶段汛前检查情况来看,防汛抗旱还有一些薄弱环节,要保持清醒认识,始终绷紧防汛抗旱之弦,扎实做好迎战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要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强化旱情监测。密切关注旱情、雨情、水情、农情等情况变化,持续加强对土壤墒情、水库塘坝蓄水量、河湖水位流量等综合分析,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分类采取各项抗旱措施,提高抗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抗旱设施。扎实做好抗旱补水、沟渠疏浚清淤、保障水流畅通等工作,抓好提水泵站、水闸、水库放水设施和动力设施等方面的检修养护,统筹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抗旱工程体系,提升抗旱减灾能力,最大程度满足抗旱需求。科学调度水源。进一步加强河湖水质监测和水源调度,充分发挥水库、闸坝等各类水利工程的综合调蓄作用,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尤其是在6月份的农业用水高峰到来时,要统筹做好水库塘坝的蓄水保水,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全力确保全区水稻栽插和水产养殖用水需求。
三要未雨绸缪,落细落实防汛各项措施。隐患排查要细之又细。抓住主汛期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对重点河道、水库堤防、涵闸陡门泵站、在建涉水工程等关键部位进行再检查,对以前发生过险情的河段、存在隐患的工程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前期排查的12个问题开展“回头看”;要加快4个防汛消险项目建设,确保汛期前完成,重点关注新建的、未经高水位考验的永丰圩。预案准备要务实管用。认真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细化防台风、抢险救援、人员转移等工作预案,完善河流、圩区、水库等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确保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重视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应急管理部门紧盯城市易涝点,加强隐患整治,做好排涝应对防范工作。防汛力量要有备无患。持续抓好区、街镇、村三级巡查抢险队伍建设,统筹好专业抢险、社会应急、消防救援等力量,发挥好区级防汛抢险专家、街镇防汛乡土专家等作用,做好围堰施工专业人才储备,确保随时待命、随时能战。
四要压实责任,筑牢防汛抗旱安全防线。强化责任意识。区防办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扎实做好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把责任落实到每一座工程、每一处险工险段、每一名党员干部,确保责任到边到底、不留死角。强化全局意识。全区上下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坚决服从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纪律意识。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巡逻巡查等工作制度,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对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等造成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真正以铁的纪律保障防汛抗旱工作落到实处。